返回

第四二四章 台湾公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已经出通告了。”郑镇坤解释道。

    陈朗闻言双眼一亮,随后让郑镇坤将公司的练习生名册拿来,一个一个的翻找,总算是让陈朗找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让陈朗开心不已。

    看到陈朗露出了微笑,郑镇坤和段钟沂总算是放心了,但是两人又十分疑惑,只是看着名册,能看出什么名堂?

    同样不解的还有陈父,面对三人的疑惑,陈朗则是笑而不语,就是说出来恐怕也没人相信。

    随后四人来到了会议室,郑镇坤和段钟沂两人分别汇报了一下各自的工作以及公司的整体情况。

    总结起来就是,经过两年的发展,海山滚石已经恢复到了前身海山唱片公司的百分之七十,已经拥有了与哥林唱片公司正面竞争的实力。

    当然公司也不是没有困难,相比起一直发展至今的哥林唱片,海山滚石唱片的歌手数量很少。

    一方面是因为海山陷入困顿的时候大批歌手被挖走或者自己离开,同时也与海山滚石唱片走精英路线有关。

    对于歌手的选择,有郑镇坤、段氏兄弟、罗大佑等音乐精英在主导,导致能够被看中的歌手十分稀少。

    到目前为止,海山滚石唱片一共就新签约了四个人:李宗盛、林慧萍、周华健以及童安格。

    当然练习生没有被计算在内,因为他们还没有独当一面的实力和能力。

    陈朗对于走精英路线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反正这新签的四个人每个都是大名鼎鼎。

    李宗盛自不必说,周华健可是专辑销量达到了3000万的华语流行乐坛巨星,林慧萍也是一代台湾歌后,童安格的名字陈朗也有所耳闻。

    不过随着香港、台湾经济的迅猛发展,唱片市场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台湾,卖出二三十万张那只是及格线。

    顶级歌手的销量普遍在50万以上,红极一时的巨星甚至能够达到百万销量,就连二三线的歌手运气好的话也能够卖到三四十万张。

    可以说只要唱片不是太烂,就能够圈到不少钱。

    此时的海山滚石无论是郑镇坤,还是段氏兄弟,亦或是李宗盛、罗大佑,这都是真正的音乐精英,在他们眼中音乐肯定高于金钱。

    如果陈朗为了多赚钱而横加干涉,恐怕会引起这些人的抵触,再加上陈朗也承诺过不过分干涉公司的管理,而且陈朗也还不至于那么缺钱。

    因此对于这方面也就不再多说,一切还是按照往常一样就好。

    同时公司发行的唱片在台湾的销量很好,在东南亚同样热销各国,只有在香港销量不尽如人意。

    这也没办法,在香港主流的是粤语歌,国语歌能够畅销的也就邓丽君一人而已,而且邓丽君也不是每张国语唱片都能够达到白金销量的。

    总体而言,公司去年已经能够赚到约2亿台币的毛利润。

    除去唱片成本、宣传费用、办公费用以及公司扩大部门招聘员工费用等林林总总之后,也能够获利1亿4000万。

    除去银行贷款,依然能够有1亿2000万的纯利润,此时的港币和新台币汇率是13。9,也就是3000多万港币。

    这是在公司歌手较少,同时东南亚各公司还未步入正轨的情况下,如果东南亚各公司能够签约本土歌手再发行唱片,相信还能够带来一大笔收入。

    当然现在也才是1984年,未来的

第四二四章 台湾公司-->>(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