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七二章 惊人的消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答像在记者群里扔了个炸弹,所有记者都被炸的鸡飞狗跳。

    “怎么可能?朗朗你怎么会有那么多钱收购海山唱片公司?”

    “台湾本土的唱片公司不是不允许台湾以外的人拥有吗?”

    “朗朗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你要一直隐瞒这个消息?是怕台湾当局调查吗?”

    ……

    看到台下记者一个个好像打了鸡血一般的疯狂,身旁的陈淑芬也是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陈朗有些后悔公开这个消息了,也许继续隐瞒才对。

    过了好久也不见陈朗的回答,疯狂的记者才恢复了一些理性,全都死盯着陈朗,等待一个说法。

    陈朗按照先前想好的理由说道,“首先,当时的海山唱片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要偿还银行贷款,其次是郑镇坤郑总当时已经无钱投入公司,致使公司正常运转都存在问题,才导致海山泥足深陷,说到底都是钱的问题。

    还银行贷款需要每年2000万台币,让公司正常运营大概需要不到1000万台币就可以,也就是说只需要3000万台币就能够让当时的海山唱片公司暂时的度过危机并正常运行,而3000万台币,其实也只有不到800万港币,虽然我不是亿万富翁,但是800万港币还是拿的出来的,不过这也几乎是我当时所能够动用资金的极限了。”

    记者们听到陈朗的回答,一阵咋舌,陈朗能够拿出800万港币大家到不是很惊讶,因为早就有传言陈朗是香港最年轻的千万富翁了,能够拿出800万也的确应该是陈朗的极限,这点倒是说得通。

    更让大家感慨的是当时陷入泥潭的海山却没人愿意接手,因为七十年代的三大唱片公司一个已经倒闭,一个泥足深陷,一个也不复当年之勇,这让大家对于唱片公司的盈利状况十分担忧,因此大家才都没有出手。

    而且陈朗能够提供的800万差不多是极限了,但是只能够帮助当时的海山一年,第二年如果无法盈利还贷款,那么海山唱片会把陈朗一起拉入泥潭,因此陈朗重组海山靠的不仅是财力,更需要的是魄力。

    但是天才就是天才,新重组的海山滚石唱片刚一恢复就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发行的几张唱片销量大卖,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回到了台湾唱片公司三大之列,陈朗的眼光令人惊叹,能够在危机中寻找到机遇,难道这就是天才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记者们看向陈朗的眼光充满了敬佩甚至是嫉妒,老天太偏爱这个小家伙了。

    “可是台湾不允许台湾以外的人在台湾拥有唱片公司吧?”记者们很快又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没错,但是我并没有说我是LL海山滚石台湾总公司的股东,我只是LL海山滚石唱片公司除台湾以外在香港以及东南亚的各地各子公司的大股东。”陈朗笑着说道。

    陈朗的回答,让记者们再次晕圈了,这也行?

    花费近千万港币还不是公司的股东,而是在香

第四七二章 惊人的消息-->>(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