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炮击“青叶”号重巡洋舰的敌一号主力舰掉转炮口,开始炮击位于编队最前面的“扶桑”号战列舰。
毫无疑问,对方的指挥官现了问题。
按照眼前的局势,如果不继续增加偏航角度,就难以迫近对手。随着距离拉开,十四英寸穿甲弹将逐渐失去威胁,而对方三艘主力舰上的四百毫米穿甲弹即便在一万八千米的距离上仍然能够轻易撕开六艘日本战列舰的装甲!
怎么才能拉近距离?
再次出动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的意义并不大,敌人的十多艘轻巡洋舰,以及更多的驱逐舰已经赶了过来,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很难有机会接近主力舰,更难以顺利射鱼雷。说白了,高野也知道,大明帝国的那些轻巡洋舰是日本驱逐舰的克星。
第一舰队的驱逐舰必须留下来防守左翼,应付敌人驱逐舰动的鱼雷攻击。
细萱戌子郎的第五舰队还在后面,而且那几艘轻巡洋舰根本派不上用场。
近藤信竹的第二舰队远在达沃湾,就算在战斗开始的时候已经南下了,也要在两个小时之后才能赶到,根本不可能帮上忙。
此时,高野唯一能用的,就是联合舰队主力舰的度优势。
敌人的主力舰中,只有那三艘最强大的主力舰拥有与日本战列舰媲美的度,而剩下的两艘根本跑不过日本战列舰。
考虑好之后,高野果断的下达了加追击的命令,同时将偏航角增大到了二十度。
如此一来,追击的日本战列舰只能使用舰方向上的主炮轰击敌人。另外,在航过十八节的情况下,炮击命中率将直线下降,甚至没有多少效果可言。毕竟,日本海军没有装备雷达,炮手很难在剧烈颠簸的情况下用测距仪准确测量出炮击数据。另外主力舰的主炮不是“射炮”,剧烈颠簸将对主炮的瞄准造成非常大的干扰。
当然,高野此时仍然信心十足。
他已经将对手逼到了死角,留给对手的选择只有两个。
一是加逃跑,这样一来,不但其舰方向上的主炮无法投入战斗,而且后面两艘战列舰必然掉队,最终被日本战舰追上。到时候,就算前面三艘战列舰逃走了,也输掉了这场海战,而且输得非常惨!
二是决一死战,可是日本舰队最多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将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米之内。即便有一艘,或者两艘“扶桑”级战列舰(位于最前面,最容易遭到炮击)失去战斗力,联合舰队也有四十到五十二门主炮可以使用,而对手只有四十四门主炮。到时候,拼的就不是战舰数量,而是官兵的决死意志。
至少,高野相信,“大日本帝国”的海军官兵更不怕死。
显然,战斗打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悬念了。高野正在努力将胜利最大化,努力争取全歼大明帝国海军主力战斗群。
这时,高野甚至相信,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获得最终的胜利!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