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一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大汉帝国风云录无弹窗 大汉元平四年(公元206年),九月,长安。

    丞相府。

    夜已经很深了,李玮依旧伏案阅卷,没有丝毫的倦怠之色。自从出任大汉丞相以来,他殚精竭虑,日夜操劳,鬓角已隐见白丝,额头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昔日高大的身躯也日渐清瘦。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屋外传来。李玮眉头微皱,放下了手上的竹简,抬头向房门方向望去。

    丞相府长史贾逵推开门,三两步走近李玮,神色颇为紧张,“大人,大司马请你急赴麒麟殿,说有要事相商。”

    “大将军出事了?”李玮骇然变色。

    “应该不是,我估计是南阳战场出事了。”贾逵小声说道,“我昨天到尚书台,听王凌大人说,后将军杨大人攻击宛城受阻后,随即南下攻打新野,打算切断叛军退路。南下打新野比较冒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叛军包围,所以大司马和太尉大人急告杨将军,请他不要冒险,还是稳扎稳打,继续围攻宛城为上策。但杨将军很自负,大概在送出奏章的同时就已经率军南下攻打新野了。”

    李玮焦虑不安,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备车,快,快……”

    马车疾驰在宽敞的大道上,十八缇骑左右保护,向未央宫飞速而去。

    李玮斜靠在车座上,把自己掩藏在黑暗里,双目紧闭,脑子里全都是杨凤,全都是南阳战场。

    这是一场不该打的仗,但随着朝廷修改对外策略,一直被压制的朝堂矛盾终于爆发了。为了缓和和转移朝堂上越来越激烈的矛盾,朝廷不得不发动了这场南阳之战,而始作俑者就是自己。

    大将军和边郡文武大吏要求修改对外策略的联名奏章,说明边郡和大漠上的形势很危险,西北两疆不能稳定,朝廷就无力南下平叛,这是血的事实。为了确保中兴大业能够顺利推进,朝廷被迫提前修改对外策略。

    李玮提出了五个修改建议。一是逐步迁移外族进入边郡居住,引导和帮助他们改畜牧为农耕,在一段时间内或者灾荒之年给予减免赋税,并在此基础上慢慢实施‘离散部落’之策,争取在几代人之后,甚至几百年之后,把迁入边郡的外族人全部纳入大汉户籍。

    二是重用外族人,尤其是边郡各级府衙,其府内掾属必须征辟一部分外族人管理外族事务,以赢得外族的信任和忠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把一批外族权贵迁移到京城或者其它大城居住,把他们纳入士籍,融入大汉。

    三是边疆戍边,要倚重一批外族将领,边郡士卒也尽可能从外族部落中征募,以减少中原人的北迁,缓解因为汉胡杂居给边郡造成的诸如草场、田地、习俗等等各种矛盾,让杂居各方逐步建立起信任,并在此基础上慢慢推行诸如通婚等等有助于各族之间加快融合步伐的律令。

    四是在各外族单于庭、王庭设立学宫,置明师,让各族王公权贵、大小首领们的后代从小就说大汉话,写大汉字,读大汉书,长大了到太学再深造,通过试经(考试)的优秀者可以入仕为官。到边郡授学的明师从太学诸生中择优录取,三年一换,回朝后予以重用。

    五是赈济制度,这是确保西北两疆和大漠稳定的基础。李玮的赈济制度不是单方面的无偿馈赠,而是朝廷和外族,和边郡百姓共同预防和抵御灾患。边郡建官仓,官仓囤积的谷粟一部分由各地“入粟拜爵”的富豪运送,一部分由朝廷运送,一部分由当地府衙筹措。边郡建马政,朝廷投入钱财,并利用边郡和大漠上的各外族战马、牲畜、草场等等,和各外族一起圈地养马,养牲畜,以备战争和灾患。

    李玮对外策略的原则就是“征伐和安抚”,但他偏重安抚,而且很多政策都是几代人,甚至百年以后才能看到效果,所以这个新制的对外策略在朝议上很快得到了通过。然而,接下来的事就让所有人目瞪口呆了。

    李玮为了实施这个新的对外策略,说服了长公主殿下、大司马徐荣和太尉张燕,做了一番人事调整。

    杨凤被拜为车骑将军,免去了卫尉卿一职,成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将军。左将军颜良出任卫尉卿,主掌南军,戍卫皇宫。

    杨凤认为李玮有意把他赶出朝堂,对李玮极其愤恨,而李玮似乎为了平息杨凤的愤怒,马上把左卫将军吕布征调回京,让征南大将军钟繇代替吕布督青兖两地兵事。接着又罢免了赵云的光禄勋卿,由大鸿胪卿袁耀接任。

    杨凤、吕布、赵云三个人都成了没有实权的将军,那么谁去督领豫州兵事?

    朝廷没有宣布,而是宣布了新的大鸿胪卿。

    匈奴右贤王、度辽将军刘冥出任大鸿胪卿,本朝历史上第一个外族九卿大员。

    满朝震惊,反对的奏章象雪片一般飞向晋阳。过去孝武皇帝的时候,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磾曾是托孤四大臣之一,但他也不过是个光禄大大。今天刘冥何德何才高居九卿之位?难道就是为了讨好外族?

    长公主远在晋阳,大臣们没有圣旨也不敢擅自出京,谁都无法当面劝谏,所以这反对弹劾的奏章也就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太傅杨彪实在无法接受,改制可以,但也不能这么改。这算什么?这也叫治国之策?我看这是卖国之策。他连续上奏长公主,长公主置之不理,杨彪愤而请辞。他不干了。这次长公主马上回书了,好言安慰了一番,然后同意了。

    宗室刘和出任太傅一职。

    光禄勋卿袁耀也不干了。当年袁术在北军做长水校尉的时候,刘冥是长水营的军司马,是袁术的部下。袁术在信都城差点被大将军杀了,而原因就是因为刘冥的背叛。和一个背信弃义之徒同殿为臣,而且还是一个匈奴人,他觉得非常羞耻。他上表请辞,要到州郡去任职,主动要求外放,京城待不下去了。

    朝

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一节-->>(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