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忘了敦刻尔克的故事,我们因为顾忌自身损失而放跑了30万英国人,他们当初抛弃了几乎所有重装备,但后来……”
“敦刻尔克的事我依然记忆犹新,要不是戈林那头蠢猪……”霍夫曼没法解释希特勒的错误,干脆把责任都推到戈林身上,反正死人也不会开口辩解,“但这次不一样,你以为他们能安然无恙地撤退,然后重新武装起来对付我们?”
“您是说……”凯塞林似乎有点明白了,“先假意放他们离开,然后中途您趁机……”
“不!不不不!”霍夫曼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阿尔伯特,您误解我了,我们不能这样做,这太有损于我们的声誉了,这么做只会导致一个后果――英国人再也不会相信有关投降的承诺,他们将死战到底。”
“难道就这么放他们走……”凯塞林还是满脸不甘心。
“不仅放他们走,连伤员、殖民地官员和所有愿意跟英国人一起走的人都可以让他们走,亲英派都走了才便于亲德派掌握埃及大局。”霍夫曼豪迈地一挥手,“您前面说的没错,那点物资和装备对美国人而言是最微不足道的东西,用不了3天就能生产出来,但……”
霍夫曼拖长了声音:“生产出来也得有机会武装才行。您可以看看地图,美国人靠什么把物资和装备送过来?在东非这鬼地方,道路没有几条,靠飞机么?靠火车么?只能靠船!”
“我要控制印度洋,逼迫美国人源源不断把军舰和船只塞到印度洋来送死――除非罗斯福和丘吉尔不想要这些部队了,否则他们必须过来――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敌人凭借自己两条腿从东非走回南非去,先别说他们有没有能力走回去,就算能,他们舍得这么灰溜溜回去?”霍夫曼笑道,“北非和中东丢了这么多部队,印度洋和非洲之角又损失了众多部队,他们还有多少训练有素的部队可以丢?人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产品,生产一门火炮只要几分钟,但生产一个可操纵火炮的士兵却要20年。特别这两个还是自治领师,只要丘吉尔还有一点政治头脑,他们就丢不了。”
凯塞林仔细思考了一下,虽觉得元首的话接近异想天开,但分析起来又有点道理:放走这2个师后,英美在东非零零落落部队加起来就接近4个师了――澳新2个师,亚历山大指挥的先期从埃及逃离的部队再加快速纵队覆灭后抢滩登陆存活下来的部队,更别说还有众多伤员,要维持补给、保障物资供应可不是件容易事,非累死美国人不可。套用元首的话――这是新形式的围城打援。
“我答应贵方的要求,但我有3个条件:第一,我军分批撤退,所有愿意跟随我们走的人员,无论是否属于部队均在撤退之列,安全抵达一批移交一批装备;第二,撤退的交通工具由贵军协调解决,贵方必须保证撤退途中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攻击――必须有古德里安元帅的个人签字;第
第七十一章 中东(5)-->>(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