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始终坚持的文官政治原则,第一次将军队拉入到政治问题当中;第三则是工人罢工运动的兴起预示着随着工业化的加快。新兴资产阶级与工人将会更加迫切的追求权力,这就意味着朝廷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进行相适应地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统治阶级始终为社会主流意识的领导者,并以此来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国家长久发展。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前一个问题到并不难解决,但是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就比较麻烦了。身为帝国皇帝的王财头一回开始担心起自己的身后事,他自己拥有对帝**队的完全领导权,可是自己退位之后呢?或者自己归天之后呢?继任的皇帝是否有能力继续控制住这些军方将领?未来的各届文官政府是否有能力驾驭国家军队?这一切都是未知数,甚至王财完全有理由相信,以现在国内军、政互不统属的行政架构来看,只要自己一死,那军队就很有可能会慢慢地夺取国家政治权力,而历史上任何一个军人掌权地国家都避免不了在摧毁别人的同时也摧毁自己地命运,但这个问题又的确不好解决。
仿照宋朝体制把军队与将领分割开,到需要时再让两者重新结合?这个不行。事实证明临时拼凑起来的作战体系非常可能出现“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危险局面;是采用监军的办法来加强朝廷对军队的控制?这个也不行,事实证明监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将领作战灵活性。监军制度在军队管理上的“度”很难具体条文化,由此也造成了或者监督不力,或者监督过份,激化军队与朝廷的矛盾;采用文官治军?那更离谱了,作为军队的指挥官当然应该有一定的文化,但是有文化的未必就是合格的将领。如何将军队定位到维护国家独立、安全而又排除在国内政治斗争以外,成了王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他看来即使所有的将领都拍着胸膊保证“永不叛国,永不干政”这都是不可靠的,所谓人心难测,谁也不能保证在他死后,这些将领仍然能和现在一样忠于皇室,忠于朝廷,只有用制度来确定军人在国家体系中的地位,才能彻底避免军人政治的出现,可是这个制度到底该如何来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显然放在这个时代并不适合,但是由“皇帝指挥军队”似乎也不妥,这样很容易造成**。
而比这个更为困难的则是政治体制改革。在王财看来,只有通过建立一个代表更广泛社会意识的政府来行使国家权力,才有可能避免决策的偏向性,只有通过吸收更广泛的民意民声,才有可能保证国家权力的长期合理性,在决策系统中,将资本家,地主,工农阶级进行势力平衡,保证政权的平衡,决策倾向的平衡,从而也能将皇族置身各种危险和浪潮之外,这就与建立以议
第295章:帝国宪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