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前面提到过的“国族”。毫无疑问,大明的“国族”是汉族,鞑清的国族是满族。
大明的统治阶级当然也剥削了普通人,但那是国家体制问题,是封建王朝统治本身的内在逻辑问题。而鞑清的统治则不然,它不仅有封建王朝本身的高下剥削,还有“国族”对“非国族”的剥削,这当然会让人数占据绝大多数的“非国族”无法对其产生认同感。
简单来说,清末普通人坐视朝廷挨打的原因很简单:我们是我们,你们是你们,你们平时尽欺负我们,那我们凭什么要在你们挨打的时候帮你们?
所以在高务实看来,要想不出现这种所谓的“麻木不仁”,真正要做到的就是不会出现一个少数“国族”。倘若必须要有一个“国族”,那只能是汉族。
如果还能再努一把力,则最好这个国族的概念还能扩大化一些,变成“中华民族”,或者是他在南疆已经推行了很久的“泛汉族主义”——通过归化户籍制搞出来的“新汉族”。
总而言之,遵循的原则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原历史上的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曾感叹:“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之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之名也。”
从清末开始,到红朝建立,再到华夏复兴。这期间有无数学者们在争议相同或类似的话题。有人坚持复兴古礼,有人提倡****,有人要求辩证接纳,有人提出改良创新,相关理论研究能让人看一辈子还看不完。
然而高务实认为,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些情况之所以出现,首先是因为中华沉沦了,因而也失去了文化自信。倘若中国没有沉沦,一直都不逊于任何人呢?这些争论恐怕都未必会出现!
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既然如此,让东风永远强劲不就好了!
周人为了对抗蛮夷而首创“华夷之辩”,利用“诸夏”团结的力量对抗北方蛮夷的入侵。高务实又不能阻止西方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的崛起,那就再一次团结“诸夏”,集东方之力来对抗西方的入侵就是了!
他现在很难说服朝廷相信有朝一日“红夷”会威胁到大明的存亡,因此很多事情只能慢慢来。在皇家军事学院中最先推行这一套思想是有原因的:军人作为直接与外敌对抗的群体,他们更加能理解这种“我们与你们不同”的思维。
先期通过军事学院推行,往后再通过科举的考题、民间的议论等手段,逐渐改变人们的想法,将原本五花八门的思想统一到共同的民族认同,自然也就有了对抗的力量基础。
当然,高务实从来不是狭义汉族主义者,而是泛汉族主义者,所以他除了在皇家军事学院里设立“宣政”来推行这些思想,也会切实实践,扩大广义汉族群体的基础。
坚持让朝鲜内附,就是这一实践的重要例子。在他的安排下,李山海作为朝鲜领议政,代表朝鲜朝廷再次向大明递交了国书。
然后,高务实很快便收到皇帝的谕令,要求他回朝商议近期相关事宜。这道谕令的用词颇为含湖,既没有说明平倭之战究竟打完没有,也没有说明高务实此次回朝是凯旋班师还是“中期述职”,甚至没说究竟要商议什么“相关事宜”。
不过高务实却欣然踏上了回京之路,因为他知道,含湖其辞正说明了一点:皇帝心动了。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malyvu”的月票支持,谢谢!
PS:真不是我昨天放鸽子,昨天的一章怎么都发不出来,后台系统让我检查敏感词却又不说哪些是敏感词,搞了几个小时没搞定,给我干崩溃了,一怒之下关机骂娘去了。今天发出来的其实已经删删改改搞得面目全非……反正很烦躁,不想说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