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挖氦三的全能型人才。
说到月球,林炬现在就在京城,某试验基地观看着一次试验。
在一片荒地里,一个着陆器样式的东西被固定在四周柱子上的铁链拴着,然后其下方的发动机启动,喷出淡蓝色的尾焰将着陆器带到空中悬停了十几秒,又减小推力砸在地上。
“这是我们为登月准备使用的8吨级液氧液氢火箭发动机,从YF75D改过来的,现在叫YF75M。”
这里的负责人介绍道,由于是在真空工作,所以这台YF75M的发动机喷管特别大,但在地面因为测试的工况不一样,又与实际有一点点变化。
现在曙光计划中,月面登陆器质量在25吨左右,着陆发动机就是这台YF75M,8吨推力,对于重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月球来说完全够用。
登月方案也确定了,飞船携带3名宇航员,1名在近地轨道留守,2名登月。
这里要提到一点,在曙光计划执行后,航发委内部认为既然国内已经准备执行地外登陆任务,航天员这个称呼就可以被抛弃,转而使用“宇航员”更加贴切。
虽然没有正式文件,但是官方使用中宇航员出现的次数已经越来越多。
林炬还知道,如果2020年之前YF90,富燃补燃循环220吨级氢氧发动机成功,那么长征十号的二级将换用这台发动机,月球轨道运力提高到50吨,到时候就能带四名宇航员,尝试三到四个人登月。
但是,YF90的前景显然不太乐观。
陪同林炬在这里的,就是曙光计划的总负责人佘院士。
佘院士:“YF77检测结果出来了,12处生产缺陷,7处设计缺陷,六院保证说6个月内解决好,但我还是觉得有些麻烦。”
岂止是有些麻烦!
林炬可是知道,YF77在原世界线,在2019年测试时还发生过故障,也是在这一年才彻底稳定下来,随后老长征五号才迎来了高频次发射时期。
可以这么说,在上个世界线,要不是YF77拖后腿,空
第231章 技术支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