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态度。
如今,答案已经揭晓了,密嫔还是他的亲闺女。
道理并不复杂,若是胤禑敷衍了事,王国正就打算让三个儿子,都回苏州跟着李煦混饭吃。
王国正的疑虑,彻底烟消云散之后,待胤禑更是无比的亲热。
胤禑早就看明白了,这年头的各种关系,归根到底,就两种价值:一曰情感价值,二曰利益价值。
王国正进京之前,也就是个小小的七品知县罢了,他有啥利益可以给胤禑?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情感价值了。
毕竟是胤禑的母族,彼此都有很近的血缘关系,胤禑动用特权,帮着裙带们升了天,也能堵上密嫔的嘴了。
至于,将来王家人混得如何,呵呵,胤禑轻易不可能再插手了。
男人们,主要是图的利益,胤禑其实挺容易就把他们打发了。
可是,胤禑在舅舅王盛的陪同下,进入后院时,嗨,就像是水珠子掉进了高温的油锅里,瞬间炸起了无数的爆响。
我的个天,十个舅表妹和五个姨表妹,还都是未婚,令胤禑的头皮一阵发麻。
彼此见礼的时候,胤禑认出偶遇的那名女子,她叫王惜月,是大舅王盛家的表妹。
这年头,女性的闺名,一律禁止外传,免得惹来闲言碎语,最终影响家族的名声。
胤禑心里一片透亮,王国正本是个下贱的工匠头子而已,只因把闺女送给了康熙,就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照着葫芦画瓢,王家人只怕是打的这个主意吧?
密嫔的手里没多少银子,但是,这十几年倒是积攒了数量惊人的各种珍奇首饰。
胤禑按照密嫔的安排,命乌林和小金子,分别捧来了密嫔的赏赐。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胤禑故意把这些礼物,都交给了外祖母黄氏,再由黄氏转交给众多的表妹们。
以前,黄氏还是贱民的时候,自然不懂胤禑的用意。
可是,当了这么多年的知县太太之后,黄氏隐约察觉到了,胤禑对表妹们的疏远。
黄氏难以抑制的有些失落感,不过,她转念一想,等递牌子进宫,拜见了密嫔之后,还有机会。
为啥胤禑最合适呢?
唉,岁月不饶人,黄氏的孙辈姑娘们,年纪最小的已经十二岁了,根本拖不起啊!
老十六的年纪太小了,纳个比他年纪大的妾,传出去肯定会被人笑话。
至于,老十八才五岁而已,那就更指望不上了。
在客栈,陪着王国正用罢了午膳之后,胤禑趁着喝茶消食的机会,起身提出了告辞。
“不瞒外祖父您说,我只请了两天假,今晚日落前,必须回到京城。否则,必被言官弹劾。”
照大清的规矩,皇族及宗室成员,若无旨意,不得擅自离京。否则,擎等着夺爵或圈禁吧。
胤禑的理由光明正大,王国正也无法阻拦,只得放他走了。
马车启动的一瞬间,胤禑长吁了浊气,他很庆幸自己的远见。
按照密嫔的想法,是打算让王家人,都住进胤禑的宅子里。反正,胤禑的赐第之西路院子,全都空着没住人。
可是,胤禑早有预见,亲戚们,请神容易,送神难!
不客气的说,胤禑宁可出钱帮亲戚们在外边租住大豪宅,也不可能自己主动惹了麻烦进门。
次日早上,宫里就传出了消息,命胤禑领着王国正,即刻进宫请训。
眼看着,京里各衙门就要封印了,康熙给面子的在节前召见王国正,胤禑其实已经猜到了。
但是,胤禑没猜到的是,康熙居然让他带着王国正进宫“请训”。
没办法,胤禑只得穿戴整齐,卡着康熙用晚膳之前,领着王国正,进了东华门。
大清的规矩,旗人权贵走西华门,汉臣们走东华门,皇子们一般走神武门。
到了乾清宫后,胤禑刚把皇子专属的“红头签”递进去,当值的隆科多,就跑出来叫他们进去。
胤禑昨晚睡得很好,精神自然抖擞。
可是,王国正就显得有些萎靡不振了。只因,他昨晚一直在乌林的教导下,学习“请训”的规矩。
陛见,是封疆大吏等红顶大员们,才享有的待遇。中低级官员,进京拜见康熙,则为请训。
原本,按照正常的请训流程,王国正需要跟着礼部的官员,学习面君的各种礼仪,至少七天以上。
然而,有康熙的特旨,自然是一切从简了。
但是,面君的基本礼仪,王国正必须熟练掌握。
胤禑领着王国正进入乾清宫的西暖阁后,率先行了大礼。
“臣儿胤禑,恭请圣安。”
“光禄寺少卿衔、内务府奉宸院员外郎,臣王国正,恭请圣安。”
王国正伏
第六十九章 乾清宫血案(1)-->>(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