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美人三千笑无弹窗 ps:我近期看的一些书无用不要看。
总序1oo年的江湖
东晋立国1o1年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沧海一粟而已但是对于中国历史却是一记重重的记号:
东晋及以前儒、佛、道三教或创立、或传入中国并在两晋时期基本定型自此直至清朝影响中国人数千年精神状态百家争鸣状态到此真正终结。
东晋以前各朝代尽管纷纷纭纭但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始终是华夏族人也就是所谓的汉族人东晋开始直到清朝汉族人在政治上就不再占绝对统治地位或是皇帝有所谓“胡、越”血统或是汉人朝廷偏居一隅。
东晋之前中国社会阶层分立严重寒族与士族不通婚平民想提高地位只有高喊“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起来造反当皇帝这一前途东晋衣冠南渡之后阶层融合之路才有可能打通出身寒族之人才能跻身百官之列直至终于确定科举制度人人有机会当官出头。
古语说:“五世其昌”如果自秦朝统一中国算起、历汉、三国、西晋到东晋中国所谓封建王朝正是五世中华文明历经青春期的彷徨之后终于国有定型创造了中华一千多年国家体制创造出几代文明盛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舍我其谁?
所以尽管东晋朝廷始终风雨飘游但必须承认他们所处的是一个大时代。
这个时代是转型的时代:国土分裂阶层分化文化变型体制变革……
每一段历史都是当代史东晋的时代与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有许多地方异曲同工。身处这样的大时代每个人对于个人的、国家的前途变数都无法掌握前途多歧路歧路亡羊安知羊之所之也?
所以这样的时代一定是英雄辈出时代;这样的时代是值得长袖擅舞的时代;
杜甫诗说:“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数风流人物还是东晋最多:王导、王敦、桓温、谢安、王羲之……文采武略灿若流星。
佛家禅语说:“从来处来向去处去”历史人物的归途往往就是我们的前景。
“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尼采)
随着日月推移歧路渐少羊在何路不难追踪家国前景也将隐约可见了。烟花落幕后英雄散去时每一个大时代的人都将成为残迹偶尔还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非供人赏玩而已。
第一个人物谢安
一、一个偶然的机遇。
公元36o年的夏天东晋部队打了一个败战虽然只损失了15ooo人但总指挥谢万不仅被革职而且被贬为庶人永远不能再当官。虽然合情合理但真是有点小题大做了。陈郡谢家面临灭顶之灾这下满朝文武不干了劝说的人络绎不绝跑到谢家要谢家的老四出山。
为什么满朝文武这么紧张谢家?因为谢家如果沉下去他们的地位也不保了。
在他们这个年代最有权有势的人是当朝大司马桓温在名义上他是全国三军总司令并且掌握全国近一半地方的实权但是未能染指中央政府实权除此之外拱卫都的周边大区豫州和徐州军政实权也不在手中特别是豫州它是谢家经营十多年的领地桓温用了许多手段始终不能拿下。在强势的桓温势力面前中央政府和豫、徐两州互为依靠取得与桓温的恐怖平衡现在豫州谢家被拿下大司马可以推荐人马代替甚至直接“代管”而实际上如果桓温开口也真没有理由也没有人敢拒绝他。所以目前的情况对东晋皇室和各个名门大户来说人人自危。
能挽救时局的只有一个人就是谢家的老四谢安。
谢安这年4o岁按我们现在45岁还可以评“十佳青年”的惯例来说他还年轻可是放在17oo年前中国人的寿命普通只有五十多岁的情况下他已经是中老年了而且更糟的是谢安还从来没有当过高官只有年轻时候当过1个月的小官按照现在“年轻化、专业化”用人标准他当初级公务员都没资格。
但是他有资历。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个中华文明的初创时期后来严格的选官制度还没有成型年龄根本不是问题如果算上之前姜太公7o岁才出来上班的经历4o岁真的还是风华正茂年纪在那个年代当官最重要的条件是候选人的名声响在遥远的古代传媒业非常不达口头传播是当时社会的主要传播形式虽然据戈公振说从汉代开始就有《邸报》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物证据但从唐人记录来看邸报其实只是政府传单而已。所以一个人成名非常不容易基本上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写文章让人传抄二是行为放达出位就跟现在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一样。但是成名之后还能当上官还有一个很重要条件就是要有个向皇帝推荐你。尽管当时选拔人才从汉代起就规定地方官有荐举人才的义务但是大家都知道不民主的社会一定会存在惰政更何况当时社会为了杜绝官员在选拔人才方面应付了事还规定了一个连坐制度就是你推举的人才将来出了事推荐人也要承担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利益相关没有什么人会没事找事冒险推荐个不相干的人上位因此这个看起来很周全的制度实际上就催使了人才选拔制度变成了裙带关系制度大家亲戚之间互相推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失势相互扶持。久而久之掌权的大家族以及文武百官之间就形成小圈子只要你在这个小圈子内有名气那么就一定有人推荐你当官。所以出身决定前途就这么简单。
所以最近许多人针对时下贪腐事件出谋献计说要追究当初提拔贪官人的责任这是糊涂人讲糊涂话真要是这样我们的公务员制度岂不是倒退一千年了选人错误重要的是要检讨制度问题对于举荐人如果没有利益输送的话大家实在气不过最多给他道德谴责就好了。
闲话少讲再讲一句古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在东晋社会能不能当大官最重要的还取决于你的人脉广不广有没有更多的人撑你的门面当然这对于谢安来说不成问题对于本文却是后话了。
现在我们先讲谢安的出身。
二、出身决定前途
谢安是陈郡谢家的第三代。这是他晋身高官的重要基础。
陈郡是谢家的郡望在东晋社会郡望很重要它意味着你是否“根红苗正”是不是可造之材。郡望就是我们现在写档案时要填的“籍贯”这个项目大家都知道如果你“籍贯”是在北京这种大地方高考分数要比其他地方少很多这搁古代上大学就是当官所以“籍贯”好的人当官就比较容易而且还有一点对于大地方人“籍贯”也是可以炫耀的身份你在路上见一个人问你哪呀他要是北京的准会拉高八度讲:“呵呵小地方北京”让我们这种真正小地方的人无地自容。这种“籍贯”的先优势在东晋社会尤其明显。
东晋是司马氏政权从都洛阳渡黄河迁都建康(今天的南京)后建立的我们现在叫人家东晋那是后来写历史的人为了方便区隔在洛阳的那个晋朝而叫的实际上人家司马氏政权可是从头到尾都只叫“晋”这个前提很重要因为这表示虽然定都在江东地区(现在我们叫作江南)但司马氏朝廷始终认为自已是那个正统的北方政权而且朝廷上下也认为“籍贯”在北方的身份始终比南方蛮子高一等《晋书》里有个故事说是南人6机兄弟去拜会刘道真刘道真见了他们半天不理后来实在不说不行问了句“东吴有长柄葫芦你们哥俩会种吗”这是说人家只配干粗活。
东晋是大部分版图是几十年前征服孙吴政权得来的江东地区司马氏对于江东人民始终心怀忧虑晋武帝一次和华谭开会时就讲“吴人屡作妖寇”而且“难安易动”是一群恐怖分子西晋政权从头到尾都没怎么有重用江东人才。武帝到晋朝衣冠南渡不过几十年而这期间江东叛乱不断对当权者来说实在是乱臣贼子。但是相对于江东人民来说司马氏政权属于外来政权双方对立更加严重。
古今中外历史表明歧视一定要导致反抗强权歧视一定引暴力抗争郡望制与政权紧密相连而且建立在对南人的歧视基础上终于导致战乱频仍郡望制虽然从隋唐之后不再存在但阴灵不散直至1948年蒋介石虽然是溃败到台湾但为了保卫政权重用外省人重压本省人终于导致“二・二八”事件并使族群矛盾廷伸到21世纪的今天可算是惨重经历。
所以东晋皇室就像无根的浮萍他需要众多一同来自中原的大家族扶持这就是所谓的士族。
陈郡就是现在的河南太康属于中原地区对于司马氏政权来说属于信得过的郡望但是谢家的崛起是东晋朝中后期的事。
谢安的曾祖父只是西晋典农中郎将管后勤的小军官再之前的先人就不见史册了按史家惯例谢家前人一定只是寒门而已所以谢家不算是名门大户。在晋朝的文武百官中虽然大家都出身士族但士族也分高下最牛的是当年和司马氏一起在曹魏政权当官那些家族再次一点的是西晋初年升上来的士族可以想象这种状况延伸到东晋就是西瓜傍大边最牛的家族比如王氏家族就权倾朝野。更糟糕的是谢安的祖父谢衡是大学校长当时大学继承汉朝的传统教的是孔孟儒家思想但是社会上特别是上层社会流行的被儒家视为异端的老庄玄学所以学非所用真是源来有自源远流长。因此虽然也是中央级公务员但精通儒学的谢衡在官场里是个异类大家敬而远之。
幸好谢衡的大儿子谢鲲也就是谢安的大伯是个聪明人虽然自幼饱读儒家经典但任何社会复合型人才总是最受欢迎在他中年时候改学玄学这就跟全真教的杨过投奔对家古墓派一样融会贯通不久就打通任、督二脉自然武艺惊人了。
为了说明这次改行的重要性我要再加插两句儒玄异同。
儒家实际上是穷人学问理想境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入世也就是穷人要出头一定要摒弃绯闻管好家属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因为穷人不在权力范围这个“世”里所以要入世。可是士族大家本来就在这个“世”里一出生就是当官的命再好吃的东西都会吃腻所以要解困要出“世”要学提倡“出世”的玄学所以玄学是富贵哲学因为穷人没“世”可出嘛。
一些历史资料-->>(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