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六 章 两座大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身一变成为奴隶主众人则沦为奴隶君主之职位成为君主的私人财产代代相传。这种变化脱离了先民“共举一民为君”之本意“故君也者为天下人办事者非竭天下之身命膏血供其骄奢淫纵者也。供一身之不足又欲为子孙万世之计而一切酷烈钳制之法乃繁然兴矣。”君主由“虚君”转变为“暴君”、由“公职”变成“私产”其转折点在秦朝始作俑者为秦始皇嬴政。秦朝实际存在时间虽短暂但其制度构架和文化遗毒笼罩后世甚深秦朝虽二世而亡秦始皇仍然得以在另一个层面上实现了其将帝制传之万世的理想——此后的君主虽然并不一定欣赏嬴政之为人却纷纷效法秦始皇的统治方式。(因小说需要奴隶社会期间的问题就请各位读者不要深究了)秦政的核心、秦始皇统治术的秘诀即君权之神圣化。这一“大盗”成“圣人”的转化是如何完成的呢?上古时代的君王与“天”的关系相对比较松散。有的部落有专司祭天的祭师有的部落则由君王兼行祭师之责。到了秦始皇这里他运用仪式将君王与“天”的关系固定下来自取“黄帝”之名易之为“皇帝”傲然以“天子”之居。

    嬴政自称是“体道”者是“大圣”是“皇帝”是“天子”又是“龙”这些称号综合在一起表现在社会历史作用上便是:功盖古今恩赐天下。于是秦始皇宣布:“**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先秦以来“天下”是一个空间无限的概念。天子据有天下也就意味着王权越了空间。同时嬴政还宣布:“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妄想通过子孙后代将**权力永远延伸下去从而实现对时间的越。此种权力观经过暴力的彰显与文化的渗透逐渐为民众所接受。传统中国的百姓认为管理者之所以能拥有行政权力是因为他(们)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神的意志。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绝大多数统治者都是以尽善尽美的形象出现。《诗》反映的西周时代的王是这样琅邪刻石歌颂的秦始皇是这样汉武帝、唐太宗等等也都是这样。古代的中国人习惯于对活着的帝王说“万岁万岁万万岁”而不习惯于批评帝王的任何缺点。这是几千年的高压政治和文化愚民工作所造成的。嬴政根据这些理念确定了三种不可质疑的价值:皇权来自于神授皇权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皇权也是完美无缺的。正是由于君主垄断了祭天之权使得其权力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亦使得民众堕入万劫不复之深渊。此一仪式巩固了权力一元化的格局:“中国自绝地天通惟天子始得祭天。天子既挟一天以压制天下天下遂望天子俨然一天虽胥天下而残贼之犹以为天下之所命不敢不受。民至此乃愚入膏肓至不平等矣。”这样“公义”便掌握在此世的君王手中而不掌握在彼世的“上帝”手中。

    中国一直没有出现一个类似于基督教教会的精神与权力体系能够对君权进行有效的制约与均衡。西方的君主虽然也曾号称“朕即国家”但其世俗权力却需要获得宗教领袖的承认。换言之西方的君王不能直接从上帝那里获得权力而必须由教皇或大主教为之“中转”。

第 六 章 两座大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