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能力。随即雷达被安装到了战列舰上,而且很快就有人提出由雷达引导炮击的想法,可以使海战摆脱天气的影响,并且在远距离上收拾敌人,不给敌人近身的机会。从此开始,唐帝国海军就加强了对重弹地研制投入,而且很快就为战列舰全部换装了重弹。
第三种穿甲弹。其重量达到了142o公斤,装药量仅仅只有15公斤。当时26式穿甲弹上采用了很多新技术与新的设计。比如其弹体出了披帽之外,都是由高密度,高强度的合金钢制造的,增加了钨的比重,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穿甲弹的硬度,增强了穿甲能力。另外,弹体的设计也全面针对远距离作战,在优化弹道方面,更重视远射时地弹道稳定性,而不是近距离直射时的弹道稳定性。这些,都赋予了26式穿甲弹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悍的远距离穿甲能力。在帝国海军的测试中,26式穿甲弹曾经在25ooo码的距离上击穿过18o毫米的装甲钢板,而这大概等同于24o毫米的美军装甲钢板。当然,这只是偶然的,而在实战中,能够达到这个穿透率的比例不会太高。可是同期其他各国海军所装备的15英寸与16英寸穿甲弹在25ooo码的距离上,能够打穿12o毫米的装甲钢板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蒙大拿”级有两层水平装甲,而且其总厚度过了24o毫米。这一点常荐新是很清楚的。可同样的,水平装甲只能保护舰体,而不可能保护其他的关键部位。比如炮塔顶部,以及舰桥的顶部装甲就只有一层,而不是两层。另外,副炮群,烟囱,水上飞机机库等暴露在外的部分也没有得到保护。更重要的,两层水平装甲到底有多好的防御效果,这个没有任何人可以证实,特别是在上面一层被打穿,穿甲弹在两层甲板之间爆炸之后,舰体能否承受住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这个就更没有人知道了。
其实,当时很多第三特混舰队的参谋军官也认为,“蒙大拿”级的两层水平装甲甲板是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缺陷,因为这会导致任何一层装甲甲板都无法承受住穿甲弹的打击,还不如采用一层更厚的装甲甲板可靠呢。当然,最重要的是,当时大家都知道,在近战中要击败“蒙大拿”是很费力的,而且当时第三特混舰队还没有办法改进26式穿甲弹在近战中的高哑弹率问题,海军也没有办法为舰队提供专门用于近战的轻弹,因为帝国海军库存的轻弹都卖给了波斯帝国海军。因此,通过远战来击败敌人是唯一的选择。
在离开金斯敦,杀向百慕大群岛的时候,常荐新就明确了这个战术要点,那就是千万别让敌人靠近,更不能与敌人近距离格斗。他还专门召集几艘战列舰的舰长,把这个交战方针明确的下达给了这些年轻人。而在炮击百慕大群岛的时候,为了确保战列舰的主炮炮管处于最佳状态,常荐新甚至严格的控制了战列舰的炮击行动,而是让巡洋舰担当了炮击的主角。
可以说,当时常荐新早就意识到会与美军打一场炮战,所以他早就做好了准备。可是,当他收到消息,知道第21特混舰队已经杀来的时候,他却有点犹豫了,要不要把时间拖到天亮,让轰炸机来解决掉第21特混舰队呢?
如果要让常荐新选择的话,他肯定不想与美军打一场血淋淋的炮战,可是当他现舰队里的所有官兵都在盼望着这场战斗的时候,常荐新就不再犹豫了。毫无疑问,战争结束后,战列舰就将退出海战这个大舞台,至少不会再是帝国海军的主力战舰,而战列舰上的官兵也将各奔东西。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所有人都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也许舰队官兵现在所需要的就只是一个值得他们骄傲一生的美好与辉煌的回忆吧!